《尚书》,则由于失势而流传日少,到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就彻底失传了。
不久,又出现了一部标榜为孔安国真本的伪古文《尚书》。这部伪书,不仅在短期内取得了和郑注《尚书》并行的地位,而且越来越得势,排挤了郑注《尚书》。渐渐地东汉以来的古文《尚书》也失传了。
换言之,不管到底古文《尚书》是真,还是今文《尚书》是真,到了三国时期,都已经失传了
那部成功上位的伪书,是东晋时,一个叫梅赜的史官献出来的。它出现之后,很快就获得了学界的信任,当时的大学者都曾替它作过疏。陈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以它为注音对象,唐代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也以它为标准注本。因此,从唐初到北宋末五百多年间,它一直被公认为先秦的《尚书》真本,无人怀疑。
然而,从南宋起,它的马脚暴露了。最先发难的是吴棫和朱熹,他们察觉出了不妥,但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后来,元代的吴澄,断然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明代的梅鷟更找出了相当的证据,证明古文《尚书》是伪作。
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谳,还得等待清代的训诂狂人们,阎若璩、惠栋找出确凿证据、辨析详明,教伪书体无完肤,真相毕露。再后来,丁晏甚至将伪造《尚书》的真正罪人王肃都找出来,千古公案就此可以定论。
在陈恪原先那个时代,清华简重见天日,证明古文《尚书》确系伪作,因此着实引起了一番轰动,陈恪也正是那时起了兴趣,去看了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和惠栋《古文尚书考》,虽然上辈子的记性没有这辈子好,但总算还有些印象。
结果这一世,他在读《尚书》时,总是感觉不爽已经被证明是伪书,还得当真理去记忆,心里能爽就怪了。于是他一边读,一边与阎、惠的观点相印证,倒是别有一番乐趣。无心之中,对《尚书》的漏洞皆了若指掌。
再加上,他编《字典》练得一手训诂学,又正好是宋人的短板宋朝人认为训诂是拾人牙慧,他们讲究的是悟性!可在辩论中,训诂学讲是实打实的证据,让你不得不服,无法争辩!
其实陈恪原本的意思,只是抢戏而已他起先是想把龙昌期的经筵搅合了,没想到抢戏过于成功,结果接下来一个月的经筵,直接成了他的专场。赵祯宣布,整个八月,都由他主讲《尚书伪经考》。
陈恪当时就无语了,我八月还要结婚呢
赵宗绩却兴奋到语无伦次,表示你结婚的日子,我会让官家给空出来:“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