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儿干得是否干净漂亮,权看这一下子。
在这方面,张逸夫的眼光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牛小壮和段有为来把关。但他本人也不会放弃这种学习的机会,这便跟牛小壮一起边监工边聊天。
整个过程由于噪音与铁屑土尘太多,向晓菲早已躲在远处,只有不怕脏不怕累的两位好青年跟三位工人混在一处。
这三位工人,也算是各有分工,配合默契远超了张逸夫的想象。
范洪彪主力工,切割、搬运这类事,他都直接上手。
赵红旗主技工,焊接、测量由他做。
至于孙山盛则主要是指导与补充,这二人有拿不准的的地方,老孙都会立刻上手指点,有他们实在不明白的地方,老孙则自己上手做,他们看两次自然也就会了。
一个村的,又都是亲戚,自然不会藏着手艺,他们村人整年四处揽活,电厂项目一干就是几年,这么一个小群体不断磨练交流技术,而非敝帚自珍,多年磨练下来,当真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工队!
只可惜,时代使然,现在他们不得不不远万里跑到冀北来找活儿。
张逸夫深以为,自己这是捡了个大漏。
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各省电力局都有自己的电建公司,工人都是被他们攥在手里的,想从他们手里撬人?做梦。像赵红旗他们村的这种情况,实属罕见,怕是头十年二十年东北工程实在太多,电建真的是应付不过来了,才不得不从民间招一批工,而现在没那么多工程了,这批人自然就被放弃了。
电建的人不知道,他们放弃的可是金子,那种被裹着一层黑炭的金子,你只要稍微打磨,再假以时日,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错,东北地区电力供应确实过剩,但往南看,诸多沿海城市正在飞速崛起,放眼全国而言,下一个电厂兴建大潮已经在酝酿之中。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在逐渐放开,电建也不可能长期养那么多人了,将来这些工人中,很大一部分都将为民营工程公司效力,而电建只是负责把工程外包出去。
可以说,未来两年,有实力的民营电建,将会捞到一大桶金。
但对于现在的人而言,即便能看到这一点的人,也没有资源去提前准备,因为工人依然都还被国营电建攥在手里。
只有赵红旗这么几个人,从手指头缝里漏了出来,刚好被张逸夫抓到了。
张逸夫有胆量说,不出两年,全国干这行的公司都会抢着要赵红旗他们这些人,工钱涨个两倍、三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