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惊人的成就,火炮、火箭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熬硝的技术,在这一时期还不是很成熟。宋朝的熬硝之地,有不少,四川江油就是其重中之重的硝产地。在这里,仍然有宋代熬硝遗址保存下来。
吴骥扮演的是跛子端公,坐地使法,动嘴不动手,他一说,杨秀秀忙去拿来一个瓦罐,装上清水,放在火边热水。
刚把水热上,杨秀秀又去拿了一件破衣衫,是粗麻布制成的,补丁一个摞一个,略一估算,不下三二十个之多。在吴骥指点下,折叠几次,做成一张滤布。
最后,再找来一个盛器,过滤之后,需要一个东西来装。这些东西,都很破旧,勉强能用,吴骥看得有些心酸,这家里也太穷了,也只有杨秀秀这种心肠极好的女孩儿才愿意嫁过来。要是放在现代社会,哪怕就是博士,如此之穷,也没有女孩儿甘愿守在一个废物身边。
熬硝这事,只要学过初中化学就能搞定,根本没难度。水热了,吴骥把硝石倒在里面,用一根小木棍搅拌。
看看差不多了,吴骥刚说声好了,杨秀秀就把瓦罐端起来,按照吴骥的指点,缓缓倒在滤布上,哗哗的水声中,液体流进盛器,而杂质就在滤布里,还不少。看上去杂质不多,一过滤就现形了,竟然如此之多。
过滤,很快就完成。接下来,就是熬,也就是提浓的过程,只需要放到火边加热就行了。唯一不爽的是,这味道有些难闻,好在,还能忍受。
趁这功夫,吴骥准备把木炭磨细,做好准备。硫磺不用处理,只需要把木炭准备好,硝石一好就可以配火药了。
杨秀秀又是抢着干活,在吴骥的指点下,研磨木炭。这事,是个体力活,尽管杨秀秀的身子骨比吴骥强得多,也是累出了几身细汗,方才完成。
看看罐里的硝差不多了,不能再熬下去,得让其自行干燥,要不然,再在火边煨着,会给点燃,那就白费力气了。
杨秀秀把硝石倒出来,按照吴骥的指点,把硝石铺开,薄薄一层,占了老大一块地儿。这样做,增大了接触面积,便于水份蒸发,干得快。
杨秀秀脸上沾了不少木炭,一张俏脸黑漆漆的,快赶得上锅底了,洗黑了两大盆水,才把脸洗得白嫩嫩的。
吴骥特别兴奋,没有丝毫睡意,杨秀秀只得陪着他。杨秀秀是个闲不住的人,拿来针钱,开始做针线活儿。她心灵手巧,一手针线活在村子里倍受欢迎,吴家庄的人有针线活儿就请她来做。
她也乐得帮这种忙,可以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