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伐军对面的原野上,黑压压的蒙古大军正从西方而来,并不都是骑兵,而是不到两万人的蒙古骑兵和万余人的汉人、高丽人和色目人组成的步兵——这是管领归附高丽军民总管,沈阳路军民万户洪福源指挥的军队。
这洪福源是高丽唐人,就是唐朝流亡到高丽的汉人,世居高丽北方的唐城。在蒙古高丽战争初期落水当了高丽汉奸,带着蒙古人攻城略地,立了好大功劳,自然颇得蒙古主人赏识。后来他在高丽无法立足(一开始封在高丽西京也就是平壤),便裹挟了万余户高丽人,跑到了辽东,被安置于沈阳路。这次又跟着塔察儿杀进高丽,狠捞了一把,如今又被塔察儿带来了辽东。
不过现在受他指挥的万余“汉军”,并不都是他的人马,还有郭守敬带来的属于蒙古水师的炮手和30门火铳、100加发石机、100架三弓床子弩。另外,刘孝元和郭守敬二人,也奉了塔察儿的将令担任“同知”。
现在刘孝元和郭守敬两人,都披上了单层头的皮甲随军行动。刘孝元骑着在马上,眉头深皱望着远处正在欢呼的北伐军。他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汉人军队也会有这样高昂的士气?他摇摇头,转身看着他的同伴郭守敬,郭守敬正忙乱的指挥着一千出头的色目人在摆放三弓床弩、发石机和大火铳。提着战袄来回奔跑,累得气喘吁吁……
也不知道塔察儿是怎么想的,三弓床弩、发石机和大火铳这三种射程完全不一样的武器。都叫郭守敬一个人指挥。而这郭守敬明显没有什么指挥才能,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帮衬。
刘孝元虽然也是“同知”。但是他哪里懂这些器械之道,对于排兵布阵也只知道皮毛。各种各样的兵法韬略是知道很多的。就是没有任何实际的经验。实际上和南宋那边些科举正途出身的阃帅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专家……后世的近现代国家的军校培养职业军官,都不会省了下部队实行这个过程,毕业以后也是从基层干起,这样的安排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宋、明、清三代,督师的文官虽然都是军队的统帅,但绝大多数没有任何基层军队的经验。根本不知道他们指挥的军队是如何行军、如何打仗、如何编制的。这样的“阃臣”,哪怕读上再多的兵书,也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军事家。上了战场也只能瞎指挥。
不过刘孝元现在效忠的是贵武轻文的蒙古。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书生招抚”真的去指挥军队。他现在只是一个焦急等待交战结果的观众而已。
大约辰时三刻的时候,霍图王子穿戴着一身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