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渐渐地阴沉下来了,厚厚的、黑色得云层,就像没边没际的灰色铁幕一样,低低地压在头顶上!唿啸的大风凶勐的刮着,卷起大片的尘土。 谁要是正面迎着风,不仅眼睛睁不开,连唿吸都难以做到。 平缓起伏的丘陵地带,能见度不过三四百米,俄军一个先头旅(外增一个团的民兵),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国防军用一个混编旅、一个正规骑兵团和两三千人的附庸骑兵给包围了起来,后者接近两万人的步骑,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 时间已经走到了承天十六年的四月。 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刚刚被初春的暖风给吹过。国防军的进攻果然就开始了。而且一开始就在包围各要塞城市的同时,出动机动部队,主动寻找俄军之机动部队决战。 战场就在乌拉尔山西坡伏尔加河的支流卡马河中游。那里也是伊热夫斯克的东南方一百多里处。 这是一场兵力相当的较量。在包围了一座座要塞城市之后,还要留下诸多的骑兵部队留守后路,出击的国防军总兵力也才三万来人,这当中还有四五千人的附庸骑兵。 而至于俄军被包围的这个先头旅和国防军的两万步骑,这就都是策略。 俄国人的策略是以小部队吸引中国的大部队,疲惫其精力,挫败其斗志,然后是决战的来临。而国防军就是存着先打残俄军一部分,吊着俄军机动部队的主力不得不来救援。然后双边来场最后决战! 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招数了。 而两支部队在出现在卡马河畔前,那都已经在寒冬的尾巴里兜了好几百里路的圈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了。 这也让两边都明确了一个‘事实’——这是一场公平较量,短期内双边都没有援兵。 也可以说,双边都是一支疲兵。 而一直与国防军避而不战的鲁缅采夫突然的变得硬朗起来,为什么啊?那就是机会难得。 中国人也知道己方兵多马壮的时候,鲁缅采夫是不会来硬碰硬的,只有把双方实力拉近到一个相当的水平线的时候,鲁缅采夫才有可能心动。而事实也是如此! 鲁缅采夫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他从开战到现在,就一路打败仗。过往的战争里积攒下的名声都给败坏个差不多了,他也想尽快赢下一场决战,来让俄军提升一下士气,也让他在圣彼得堡的名声变得好一点。 而且火箭弹时代的战争已经在过去的时间里充分的说明了彼此的长久性。对于被包围的俄军要塞来说,外头的机动兵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对于包围俄军要塞的国防军来说,阻击俄军在包围圈外围的机动部队也是头等大事。 这是有着诸多的内外因素的。 所以,鲁缅采夫来了。 “将军阁下,是否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