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三十二年的端午,也就是西历1806年的六月十日,陈汉海外领地,苏丹都护府首府苏丹港市晴空万里。 经过三年的全力建设,大量的木材、水泥、钢筋、砖石,从苏丹内地或是对岸的农场,再或是外力之外的本土,被陆陆续续的运到苏丹港,上千名建筑工人通过不间断地劳作,让这座红海南岸的平凡港口在过去的三年时光中,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与罗芳柏最初时候的计划是大相径庭的,苏丹港在大变样的同时,罗芳柏的修路计划也进行的好好地,而且投入从最初的百万华元增长到了二百万华元。这一切都因为罗芳柏找到了一个大投资商。那就是埃及的伊拉姆家族。 伊拉姆家族投资苏丹港,听起来很有点荒诞,但仔细品味一下,也不是不能理解。 苏丹港和其背后的苏丹都护府,是有在挖伊拉姆家族的墙角,但苏丹在伊拉姆家族控制下,他们根本就收获不了太大的利益。苏丹港建立之后反而能促进伊拉姆家族的收益。那么,苏丹港被扩建之后,伊拉姆家族在苏丹的收益变得更大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最最重要的是,伊拉姆家族希望,苏丹都护府的繁荣能让中国人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苏丹去,而不是转移到埃及来。这对维护他们家族的根本利益,是很有作用的。 商业区、居住区、仓储区、港口区、学校、医院、军事防御、淡水存储系统、大型蒸汽汲水站、下水道,等等,一座座功能不同的城市建筑以这个时代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出现在苏丹港。 比起其他的港口市那一点点成型的过程,现如今的苏丹港完全配得上‘拔地而起’这四字。 物资供应、人工劳力、军事防护、运输调度,一系列的耗费加起来。这座港口市三年下来的总投入达到了1300余万华元,这其中当地的资本投入只有寥寥的二百万华元不到,伊拉姆家族投入了整整一千万华元,其余的金额是罗芳柏拿着伊拉姆家族的投资意向书向贸易银行带来的款项。 现在的苏丹港市绝对是一座漂亮、健全的城市,虽然城镇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毕竟总投资高达1300多万华元呢,这个数字在红海流域,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苏伊士运河工程的东部起点苏伊士港,除了码头和仓库外,现今也远不如苏丹港漂亮。 为充实常住人口以维持市镇的基本功能,早在去年开春以后,红海对岸相当数量的农场工人就变作移民输入都转移到了苏丹港市,如今全市的总人口已经超过3000人,常住人口超过了5000人,那多出的2000人除了工地的土著劳工外,就是移民到这里的埃及人、天方半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