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七月初十,江都皇城,崇政殿。
一场对误国贼李纲的批斗,正在进行当中。
“李纲误国啊!守江必守淮岂有弃淮河而守长江之理?”
“李纲何止有弃守淮河之过?他还将十万大军分在了两处分兵则弱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也不明白?”
“唉,赵文正公若在,事必不至于如此!”
“是啊,李纲不如赵文正多矣可如今大宋已无赵文正,当如之奈何啊!”
这群大臣在批斗李纲误国的同时,都怀念起那个被赵桓当成“赵匡胤第二”的赵明诚了。以为赵明诚不死,就能破解现在这个死局了。
赵桓听了他们的话,心里真是愧疚难当啊!
他愧疚什么?因为他也要为赵明诚之死负一定的责任的。
早先他因为怀疑赵明诚要当赵匡胤第二,所以有好几年天天在宫里咒那个赵明诚,还偷了女儿们的布娃娃,贴上赵明诚的生辰八字拿绣花针扎来着现在好了,把自己的股肱重臣“咒死”了,没人帮着抵挡赵楷了。
赵桓愧疚了一会儿,忽然又想道:可是朕也曾经诅咒赵楷那个乱臣贼子来着!在宣和之难前,朕就请高人做了人偶,贴上赵楷那厮的生辰八字,天天拿针扎脑袋,咒他魂飞魄散,咋就一点不灵验呢?难不成赵楷真的是劳什子天选之人,是“防诅咒”的?
想到这里,赵桓只好长叹一声:“这可如何是好?现在金陵府只有五万陆师,怎么守得住那么长的长江沿岸?”
“官家,”左枢密使何粟这个时候站出来对赵桓道,“臣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当今之难!”
“快快说来!”
何粟道:“上策是汇集江都城中诸军和瓜州水军,沿江西进,与金陵大军会师,可得水陆之兵十五万,凭江死战,胜负犹未可知!
中策是急令李纲退守钟山城和幕府山城,凭借山险,牵制北军。同时臣再亲督水陆之军沿江而进攻打北军的江北大营,迫敌回援。
下策是急令李纲弃守金陵,退往镇江府,与江都隔江呼应,是为犄角”
赵桓听了何粟的建议,心里就更怀念赵明诚了。
何粟的三策根本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啊!
合兵十五万凭江死战看着好像不错,可是现在战与不战的主动权不在南宋,而在北宋。
一旦赵桓将江都的军队都带去金陵,赵楷就能顺手去了江都,然后传檄而定两淮。
两淮一旦为赵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