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霖上书朝廷请功,有个靠谱的上司就是好,打了胜仗功劳绝对不会被分走。
请功表派人去送往汴梁之后,杨霖在杭州城中的酒楼里设宴,招待所有城中被关押迫害的大宋士绅名流。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老泪纵横,挤开人群哭道:“杨少宰,杨少宰在哪里。”
杨霖仔细看了看,惊叫道:“许侍郎,你怎么在此。”
“老夫辞官回乡,不料遭此横祸...”许将一边说一边哭,一看就是没少吃苦头。
杨霖早知道许将辞官了,而且还把他宅子买了,当时许将可是说的回老家啊,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许将和蔡京一样,是福建人。
一问才知道,原来福建此时比较偏僻,一般做了官的读书人是不愿意回去的,而是喜欢待在苏杭。
杨霖赶紧把他请上自己的身旁,安慰道:“徐老受苦了,这都怪本官剿匪不利,让杭州父老多受了不少的苦难。”
底下一群叫花子似的士绅名流赶紧上前道谢,直言不是少宰,我们这些人都是荒地枯骨了。
杨霖使了个眼色,旁边的高柄心领神会,站出来说道:“各位乡亲父老,此番杨少宰征缴方腊,劳苦功高,都是为了两浙路的百姓着想。在此,我提议,于西湖畔为杨少宰建一个楼阁,用以纪念此番剿抚之功。”
“啊?本官何德何能,哪里当次赞誉...当不得,当不得啊。”杨霖赶紧起身推辞。
高柄拔出腰刀,往地上一插,吓得周围的人纷纷躲避。
扶着刀柄,眉毛一扬,高三衙内厉声道:“少宰只顾自己清高,枉顾江南百姓的心愿,莫非要高柄一死明志,才肯接受么?”
杭州的士绅纷纷劝道:“少宰还是同意吧。”
“杨少宰当得起此楼。”
“我等杭州百姓,愿为杨少宰上万民书,以璋其德。”
......
见群情激涌,杨霖暗暗点头,“无奈”地答应下来。高柄这才收了朴刀,兴冲冲地站到一边。
方腊打破数个州府,四十多个县府,敛取财宝无数,杨霖取出其中的一些,安抚当地流民,奖励作战将士。
剩下的上缴朝廷,估计又够赵佶那败家皇帝开心一阵子了。
不一会酒菜上来,这些被关了一个多月的富贵老爷们,早就没了往日的气度,狼吞虎咽噎死过去好几个。
杨霖只好笑着规劝,现在条件好了,诸位不会再受无妄之灾了,还是细嚼慢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