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区别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区别(3 / 7)

是一种慢而有规则间歇的脉,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二联脉、三联脉、四联脉,多见于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的心脏病人、严重心力衰竭或机体讥能陷于危极时期的病人。

《内经》指出这种脉说明脏气衰弱,和现代医学的说法一致。

脉象中的“滑”、“涩”主要表现脉波形态,就是脉搏升降速度的异常变化。“

滑”脉在《内经》中已有记述。《脉经》中描述为往来“流利展转”,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它“如珠之动”。

这种脉常见于痰喘咳逆、蓄血、实热等症。在生理病理上,多因代谢旺盛、血管舒缩都快、血流通畅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等症。

妇女妊娠三个月后,因血容量和排出量增加、血流加速等因素,常有“滑”脉,不属病脉。古代中医就认识通过察脉可判断妊娠,是有一定道理的。

“涩”脉正好相反,是脉搏来去艰涩的脉象。这种脉“往来蹇滞,行而多碍”。《内经?脉要稍微论》中说“涩则心痛”。

这种脉有虚实之分。虚的多表明气血亏损,实的多表明有气、食、痰等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

在生理病理上。这主要是由于心脏排血量减低、血流减慢等情况所形成,常见于贫血、失血以及心机能不全等症。

古人还总结有“诸病宜忌脉”,如“中毒宜洪大,忌细微;腹内有蓄血宜弦滑。忌弱小:中风宜迟浮。忌急实大数;”等等。

还总结有“脉象常见主症”,如“沉脉为里,有力为里实,无力里虚;沉紧冷痛:沉缓寒湿:沉迟病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气郁;”等等。

这些对于诊断上辨别病因、病症类型、病症的机转和预后等等,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脉诊不能代替一切诊断手段。《内经》、《伤寒论》也早已指出,切脉必须配合全面观察,主张“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反对只靠脉诊一项来断定疾病。

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代脉学很早就已经传到国外。隋唐时期,《内经》、《脉经》等书已经传到附近国家如日本等,以后又传到阿---拉---伯。

据研究,古代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约980—1037)的巨著《医典》中的脉学,明显受我国脉学影响。公元十四世纪,我国脉学传到波---斯,当时波---斯的一部载有中国医药的百科全书中,就包括脉学,并且特别引述了《脉经》和它的作者王---

最新小说: 听风皆无恙 君上要做负心汉 开局补签十万年之下山就是皇祖 特工凰女倾天下 捡到的帝君给我最强应援 九界神穹 白鹿忘机 我栽下一棵树 三千神魔传 圣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