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先结银子?」那伙计笑了笑:「银子您待会去柜台给掌柜的算,不过客官先将路引给小人去柜台登记一下」。
路引?
屋内几人一怔,相互看了看,尽是错愕。
「怎么,几位没有路引么?」伙计皱了眉头。
古时朝廷对底层民众的管控相当严厉,离家出行百里之外又或夸州府地界都需要去衙门开局路引,相当于后世的通行证,否则便按游民处理,轻则罚重则下狱流放充军。
这个规定又属明朝最为繁琐和苛刻,比如要去百里外的地方,可州府也在百里外那如何开路引,只能先去村委会开个小条到镇上,然后镇政府给你开个条子去另外一个镇……一站一站挪到到州府开个大的……
之所以这般是因为老朱就是游民出身,知道这个群体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加上明初那会各种白莲教,黑莲教等团体搞事,不得不防。
只是到了明末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规定都是摆设了,无论商旅还是江湖人极少再费劲去开路引,沿途溜达能否遇到盘查则全看巡查人员的心情,即便被盘查没有路引,塞点好处便可。
「许久没听
过要路引的了」青壮汉子笑了,手摸腰间刀把:「你该看得出我们是走江湖的,哪来的路引」。
他说话间,其他四人也变得警惕起来,纷纷摸向腰间,四下张望。
伙计根本不知道自己已在生死边缘,苦着脸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往日确实也没人查问这些,但前阵子接了衙门的通知,无论打尖还是住店都要看路引,若是知情不报是要下狱的」。
几人这才松了口气,青壮汉子走近道:「原是如此,想必是要查什么江洋大盗的吧,吾等虽是走江湖的,却非贼人,路引确实没有,但也不怕衙门来查」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块碎银塞给伙计:「想必店家是有办法的」。
伙计得了银子嘿嘿一笑,将银子藏进袖子里:「那自是有办法的,诸位先休息,若有事招呼一声便可」说着转身出去将门关好。
「看来风声有点紧,此地不宜久留」伙计出去之后,众人解了帽衫,其中一个中年人甚有气势,坐在床边眉头紧皱。
「或许不过是那小厮贪心诈唬罢了……」一人道。
中年人举手打断他:「小心驶得万年船,咱们行至此是搭了十三条人命的」。
屋内瞬间陷入沉默。
半响,中年人又道:「沈青选了这地想必自有考量,驿站四通八达可进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