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一个,进成6元卖成10元,端的是暴利无比。
到了中午12点,打火机已经卖出100个。
而在中午12点之后,更多的青年向“黄氏茶铺”涌来,黄大山知道,这些年轻人,都是卢县一中的高中生,或者是街头的无业青年。打火机,一人一个,蛤蟆镜,并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但也不时有人一个一个地买走。
下午1点钟开始,前来买打火机的青工多了起来,而这些已经工作的年轻人,购买力又岂是没有收入的学生可比的。打火机迅速地被卖掉了3盒,而蛤蟆镜,也只剩下几个了。附带的效果,就是黄老板的香烟也走得很快。
在观音庙附近几个大厂中,可是有着3000名以上的青年工人呢。
下午4点,40个蛤蟆镜销售告罄,打火机还剩下50来个。黄大山想了想,立即叫女儿黄小娟去县政府宿舍,叫她去找赵无极。他希望,赵无极手上还有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小娟虽然在读高二,但从小学开始就帮着父亲守这个铺子了,她知道今天铺子上的生意非常好,都是那个叫赵无极的大哥哥送来的货。因此,听了父亲的话后,她二话不说就一路小跑着去县政府宿舍。
黄小娟并不知道赵无极家在哪里,但她在宿舍区里也有同学,找到同学一问,然后就两人一起敲响了赵无极的门。
赵无极正在家里收拾东西,因为中午时,他老爸赵德正副县长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联系到了明天(星期天)要送化肥去凤山的一辆大货车。至于派遣单介绍信什么的,赵德正同志以权谋私,直接去县人事局开了。
当然,赵德正的电话也只能打到运输公司经理那儿,至于车辆,实则是由运输公司经理单独安排的。本来,这辆送肥料的车是星期二才去凤山,但电话中赵德正却说了明天和后天,显然“大后天”不符合赵副县长的指示。
1986年的卢江县,县运输公司、县供销社有很多货车,而小车则只有县委、县政府各一辆。赵德正同志如果要下乡调研,都只能等政府那辆陈旧的吉普车有空才行。
“谁呀?”此时敲门,肯定不是父母。
“请问,赵无极赵大哥在吗?”黄小娟听到屋内有人问,立即答道。
“咦,你是黄快,两位请进,屋里坐。”赵无极拉开门,差点叫出“黄小娟”三个字,但马上又觉得不妥,因为,此时还没人正面介绍他们彼此认识呢。
“赵大哥,我叫黄小娟,我爸,叫你过去一下。”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