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天文学都给升格了。
最后则是地质学、生理学、矿物学...这些和科学相关的行业。
但是来的人不多,主要还是凑热闹的。
以上就是科学领域及科学相关领域的人数情况。
剩下的10%则都是文学、历史、哲学领域的大佬了。
与其说他们是来研究广义相对论的,倒不如说他们是来研究李奇维本人的。
对于这些大佬而言,人可比理论有意思多了。
诺贝尔文学奖大佬几乎全部到场。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新奇的体验。
可以丰富他们的精内核。
跟当世科学界第一人的交流,或许会给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与众不同的灵感。
增添一抹理性的冷峻魅力。
其中有几位并不是文学诺奖得主,但是克鲁克斯依然介绍了。
他们是英国的萧伯纳、法国的罗曼·罗兰、印度的泰戈尔。
后者据说在明年的诺奖呼声中很高,很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文学诺奖的人。
泰戈尔的家族在印度是背靠英国的统治家族,所以......
李奇维对于前面十多届的文学诺奖得主毫无印象。
但是这三位还是知道不少的。
无论什么时代,文学诺奖都是争议最多的。
因为文学很难评价。
威尔逊和李奇维的成果,正常人都能一眼看出谁牛谁菜。
但要是他们二人都写了一首诗,这就难以客观地分辨了。
有时候,舆论的宣传效果要远远大于作品本身的质量。
所谓文人相轻,就是这个道理。
科学界也有同样的情况,只不过因为客观性的存在,要好很多。
至于哲学领域,李奇维知道的只有罗素。
如今对方是剑桥大学的教授,今天也带着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来了。
剑桥出了一个布鲁斯,罗素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那些正统的物理学会议,他不好意思挤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