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灯光下,明灭不定的灯火令房间里人的影子跟随着不断晃动,李儒将信放在灯光前仔细看了一遍,袁术给陈默的信中,并没写什么东西,更多的是拉交情,但里面确实有招揽之意。
“文优如何看?”董卓看着李儒,询问道。
“袁术却有拉拢之意,但也并不排除想以离间之计将陈默调离伊阙关。”李儒放下绢帛,看向董卓思索道:“陈默镇守伊阙关以来,从未出错,而且接连挫败袁术,使我军不必忧心于南部,若无丝毫凭证,贸然将其撤走,不说袁术会否攻破伊阙关,但伊阙关军心定会动摇。”
这一点,从华雄等人送来的战报中就可以看出,华雄和杨定,那可是董卓的老部下,忠诚方面绝对没问题,但这两人对陈默都是推崇备至,可以想象伊阙关中的将士对陈默是怎样的态度,如果这个时候因为这几张书信便要定陈默的罪或是夺其军权,那肯定会造成军心不满。
董卓点点头道:“老夫亦知只凭这些定陈默之罪有些牵强,此子文武双全,老夫也确实喜爱,但他终非我心腹,如今洛阳之民尚未尽数迁走,老夫无法放心,倒不是真要治罪。”
也就是说,陈默还是要调走。
“既如此,要顾及伊阙关将士之心,首先,调走陈默之后,伊阙关需得由华雄做主,否则难平军心,其次,为免陈默部众不满,需将陈默兵马也调走,但需及时填补兵力,以免袁术趁虚而入;最后,陈默不能降罪,就算岳父如今对其生疑,但陈默迄今为止并未犯错,无故加罪,将士必然离心,最好能为其加封官爵,可以成皋战事吃紧,调陈默前去成皋驻守为由,将其调回,如此一来,可保军心不会因此动摇。”李儒一边思索一边道。
陈默无罪,贸然惩处必然动摇人心,用这种明升暗降的方式,将陈默调回洛阳是最好的办法,当然,在李儒看来,继续让陈默守备伊阙关才是最佳方案,但董卓显然已经对陈默起疑,说这个没有意义。
李傕皱了皱眉,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想趁机将自己侄儿推上伊阙关主将之职,只要守住伊阙关,这份功劳不会小,但李儒建议华雄当伊阙关主将,李傕没办法反对,无论资历、名声,华雄显然比李暹更适合这个位置。
不过陈默一走,李暹在伊阙关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自己再派一支人马去伊阙关为李暹撑腰,总能帮他获取更多功勋。
“另外……”李儒起身,对董卓一礼道:“岳父,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儒还是希望岳父三思。”
董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