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就是这首词, 和《明月几时有》一样,都是祁绩的原创!
张东水赶紧喝了一口水。
这本书,不说别的。
光是开场的这一首词,就已经值了!
他翻开了书,开始往下看。
故事的主人公, 苏轼终于登场。
第一章,主要描写的是苏轼的年少……在眉山的年少时光。
看得出来,这是一本架空历史。
但是在祁绩的笔下, 这段历史,居然显得很是真实。
仿佛历史上,真的存在那么一个地方一样。
【嘉佑元年,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 沿江东而下,进京应试。】
【苏轼以《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被欧阳修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为了避嫌, 苏轼只得了个第二。】
看到这里, 张东水覆掌称叹。
这个剧情,写得特别有意思。
有点无形装逼的感觉。
但是自己怎么这么爱看呢!
故事还在继续。
苏轼的母亲和父亲先后死去……
【而在治平三年, 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朝野之中, 旧雨凋零, 苏轼目之所及, 早已经不是那年少时的意气风发的安详世界。】
【熙宁四年, 苏轼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八年,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张东水看得眼眶都红了。
这段故事笔力好强。
那种年岁的更迭,岁月的巨手无情地倾轧着个人的命运。
爱与被爱的,生死两茫茫。
孤独与寂寥,力透纸背。
【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想着已经七年没有见到过弟弟苏辙,他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元丰二年,苏轼遭遇了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他的人生开始了跌落……】
张东水认认真真地看着。
苏轼,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年少时的声名远播。
然后在政见的不同里,他的生命,开始了坠亡。
但苏轼这个人,实在是太坚韧了。
政治上的不愉快,全都被他化作了生活上的豁达与畅快。
最后的最后,苏轼死在了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