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游击战,当亦能打游击。”
“再者,又有人认为打游击乃保存实力之作法,殊不知于敌后游击。任务极为艰巨,因补给困难,且多半以寡抵众,以弱抵强,故必须官兵加倍淬历奋发,机警勇敢,绝非保存实力者所能胜任。”
如果说着仅仅是两个高层的看法,那么藤原彰这位亲历者的回忆就已经说明了赤色是否在抗战。
在他的回忆录《中国战线从军记》的第55页曾写过,在1942年他所在联队有一个小队遭遇八路军伏击。全军覆没,武器全被夺走,等到援兵赶到时八路军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像这样表明八路军战术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队也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对此,藤原彰是这样描述的。,
而美国人所编撰的《剑桥中华民国史》直接反驳了所谓保存力量,没有积极抗战的说法。
“南京国府大肆宣传说,赤色深思熟虑的和玩世不恭的政策是把70%的力量用于扩张,20%用来对付南京国府,只有10%用于抗日。这已成为南京国府历史的诚实问题。我曾较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并认为这种政策从未宣布过;在这种意义上此项指控是捏造。”
不过,最最好玩儿的是关于游击战有些人宣称的是无效。可惜的是。雄奇公本身并不这么看。1966年撤退到台湾的国府国防部史政局编撰《领袖军事上的丰功伟业》中这样说:
“抗战开始以后,领袖(蒋中证)认定中国当时的军备,决不容许拿硬拼力战的方法,去抵抗协由现代化陆海空军的敌人。”
“在这一最高战略下运用下的战争指导,第一期要‘以空间换时间’。来增强战力,第二期则要坚持敌后游击,来争取‘积小胜成大胜’,自始至终的领有着战场,避免敌人的各个击破。保持着主力,等待这有利机会的反攻。这是抗齤日战略指导上最大的成功,也就是领袖战争决策上最高的创意。”
好吧,这一下子就成了蒋中证的功劳的。然后到了现在,竟然又变成了攻击赤色的一种说法。这历史啊~真叫人无奈~
还有说到的主力问题,这就更让人无奈了。日本防卫厅编撰的《华北治安战》216页标题为《1940年春中和地方治安状况》中这样记载:
“共军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击战的主力。因此,占领区内治安肃正的主要对象,自然是势力。”
223页,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