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与建奴在前方平地相遇。”
孙传庭道:“全军戒备!”
传令兵立刻去传他的军令,战鼓声响起,代表敌军已经靠近,全军要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了,开始保持戒备。
这是给军队一种心理提前预防,以免敌军突然出现,导致人心惊慌,阵脚大乱。
要知道,古代打仗,大家耳边没有耳机,没有传信系统,一旦军心不稳,慌乱就会迅速传染。
所谓兵败如山倒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大军一听到这种节奏的鼓声,就知道敌军正在靠近了,两翼也各自做好了防护。
不多时,锦州城内的守将是袁崇焕的心腹何可纲。
这人在历史上非常悲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明军惨败,困守大凌河城。
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人们开始吃死人。
后来皇太极写信劝降锦州总兵祖大寿,祖大寿准备投降,其实是诈降,而何可纲跟祖大寿说,我不会投降的,若是我投降了,如何对得起孙督师和含冤而死的袁督师!你拿我的人头送给皇太极,他才会相信你。
于是祖大寿忍痛在锦州城外将何可纲斩首,城内饥民争相抢夺何可纲的尸体,进城煮了吃,有的饿得发疯了,就直接吃生肉。
祖大寿将何可纲的人头献给皇太极,皇太极这才放心。
祖大寿就骗皇太极说自己的家人都还在锦州城,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头像,于是皇太极就放祖大寿回锦州城,其他将领都必须留下。
祖大寿回了锦州城,就开始组织防御工作。
但此后的祖大寿,许多个夜晚都会想起何可纲临时前跟他说的话。
明末是吃人的年代,边军腐败不堪,但你不得不承认,依然还有那些真正忠义之士,何可纲就是其中一员。
不仅如此,这个人还非常有才能,连袁崇焕都上奏疏说何可纲的才能不在他之下。
袁崇焕上任辽东督师,为何能把预算砍120万两下来?
就是何可纲帮他操作的!
就是这么个人,现在在镇守锦州。
袁崇焕也是预估了战局的,一旦攻下广宁,建奴必然大军来犯,皆是粮草和援军都必须自锦州而出,以何可纲守锦州是最合适不过的。
但袁崇焕没料到,在这种关键时刻,朝中居然有人不惜辽东战败而要搞他和孙承宗,要不然,战局必然不会陷入到此时如此严重的局面。
孙承宗第一次拨发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