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动容却也沉稳的不多说什么。只待下文
这句诗文有典故的,高宗朝有御史大夫张仁愿,以一己文臣,行班超投笔从戎事,出为朔方行军大总
管,经略河西,北击突厥千里,置上、中、下三受降城,打杀的那些胡人家家哀戚,谓之张人怨。叙功拜
郡王。文科出身,却锐意武事,甚至只身跑多边关投军报效,这是许多唐人的风尚。也隐隐道出了他的心
声。
其实唐朝的文武并无什么界限,也不象宋代可以压抑武人的地位,许多官员皆是能文能武,出可为将
,入可拜相的,许多宰相亦是自节度使任上干过来的。武艺也是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标准,哪怕是小小的
一个县令,也要求弓马刀枪,至少会一样。因为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就放边州远县,需要一定的武略来保边
安民了。
“别无他意”我笑道“我只是有感而发,欲请教一二”。
他也知道我不是那般好帮弄是非的人物,便道。
“早年拙做,入不得眼,狂勃轻妄,倒叫军上见笑了”说的谦卑,却有些唐突岁月的枯涩和感怀的复
杂意味。
“这便是妄自菲薄了,早年尔君以诗名动边塞,流寓海外亦是广传”
“君上过誉了。。”按下就欲起身谦让的他。“你我何必这样伪做见外”
又自顾道
“那时,我虽年少却是不胜仰慕的,都道那个人人都言,高的豪迈壮烈,岑的浑然大气,是如何面貌
风采,今却于我帐下,可谓世事奥妙,颇有感慨尔”。 听我盛赞之下,老脸竟有些微红。
关于他的诗和生平我倒看过不少的研究材料,高适这人耿正敢言,有点刚而犯上的味道,但非不通事理
之人,和他说话直来直去,反是最好的办法,也更容易获得尊敬。
我又念出几首他早年得意之做,再剽窃一些后世的品评和指点,说起精妙之处,倒也投入,谈的热切
起来,一时大有惺惺相惜,相恨知己见晚之意。道是天涯海隔素味平生却有神交,不胜嘘唏,也平生了许
多知我者有君的感慨。我对他神往以久,这倒也不全是的故做姿态。
说的尽兴方才想起找他的目的,既然知道他是高适,有些事情正好问他。
“我说老高啊,闻你与杜甫甚好,今可知何在”这可是我关心的一个重要人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