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那些人我也很诧异。。。如果不给我个说法,我就亲自送他们去友邦守边。。。”
“大人,军中刊载的样稿,已经校对好了,请过目。。。”
幕府掌书记杜佑送了一份稿件进来。
我简单看了一遍,立意清晰,简明通理。虽然观点上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分析的角度和素材还算全面,点点头算是通过了。
这篇《论恒罗斯之战的得失》作为武学乃至军中广泛征文之一,准备刊载在名为《本朝与大食西域消长论》内部刊物专题上。
作为西北四帅之一的高仙芝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的旧部和影响还在,按照古人以死者讳的传统,也只有我的势力和地位,才敢把十几年前生前事,拿来作为讨论和争议和话题,挖坟打脸。
因为这类征文活动,所投稿的文章,有几率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枢密使们的案头上;或是在同龄人中名声大噪,对将来的仕途和前程大有帮助;当然也有些人,是把这东西当成逢迎讨好上官的重要途径,因此连军队之外,都有人托关系投稿进来。,
就算不是在这个体系内,但本朝乃是文武不分家的,说不准什么时候有转任,因此这类活动,也相对定期的科举,被称为军中的小比,优胜者会得到来自上头的接见和褒奖,这对某些人的资历来说,是重要的一笔。
虽然我暂时对数千里外的局势消长有些鞭长莫及,但是通过自己的权势和手段,敲敲边鼓,酝酿一些舆论,加强一些认识,还是能做到的。
“这是新编卫禁律和防要典的初稿。。”
杜佑又翻出一份稿样。却是总章参事府训战总监闻少名的签押。
鉴于长安之乱中,各军的应急的表现,我决定重新编撰一本关于军事动员的典要和条例,主要是针对不同规模的战争状态下,各种人员和资源调配的参考条例,
当然这东西自古以来就已经有了,历朝历代也有自发形成的军事典章,只是比较零碎,相互接续不少而已,我只要把它们中看起来有用的部分整理起来,再加上点战争论什么的后世人的总结,作为核心,就形成初步轮廓。
然后在按照需要分类编修,一种是通用各军的普及版本,一种是针对马步水射工缁诸兵种内部细分战斗序列的精密版本。
“前陇右节度使王思礼送来自赎状,希望能入枢密院或是武学。。。”
带杜佑站到一边,枢密院军庶司马岑参又上前奏报道。
与仅仅只有御下不严之类轻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