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都比较少,而冬无雪的年竟达十九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
温暖的气候也代表着作物收获期缩短,而湿润气候带来的是降水的充沛和产量的的增长曲线,养活更多的人口和国家储备,适宜耕作的农耕区逐渐向北推移,作为农业国家的势力范围也随着人类活动不同程度的扩张。诸如后世高坡黄土的西北之地,在唐代却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的沃野万里。
作为一个王朝国力强盛的标准之一,灾害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相对充足的国家储备和较少的灾荒频率,让政权可以从容对应各种突发状况,于是盛世自然而然诞生了。
按照后世某些学术研究的说法。
8世纪中叶以来,北方游牧地区环境压力十分大,战乱和内迁频率增大。也是因为气候的逐渐转冷,在严冬和寒灾的影响下,草原部落政权,不断的发生内乱,自发的国力大损。
诸如晚唐以后,回纥成为草原霸主后,也因为灾荒很快陷入内乱而土崩瓦解。而更晚一些崛起的契丹人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让契丹人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南下炉火人口和物资,来熬过草原上最艰难的时期,特别是燕云十六州的农业人口,让契丹获得稳定的产出来源,来维持游牧政权的稳定。,
等到中原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契丹也形成半游牧半封建国家的基本雏形,檀渊之盟的年年岁币,更是把契丹养肥成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
特别在安史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进一步加大,而唐朝经过内乱无力维持足够的边防,所谓的中原胡化就无法遏制了。为了求生存而拼命南下的游牧狂潮,让藩镇割据的中原更加混乱不堪。
这些年我所经历的事情,从某些方面也刻意说在印证这个研究的方向。不过既然这个时空的大唐已经挺过最艰难的时期,成功的重新建立边防的壁垒,等待这些南下胡族的命运,就只有被羁縻和汉化的结果。
这或许是一个契机,组织这些饥荒中的游牧部族向西迁徙,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契机。
“本军还有多少陈化粮和过期罐头。。。”
我重新开口道
“不够的话,我还可以从南海调集。。。”
...................
呼罗珊首府木鹿城,豪华的总督官邸中
继任的胡迈达.布.卡赫塔,从等待处理的文件卷轴堆中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