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闻之急道:章越,吕公着,孙过再三劝他不可心急伐夏,如今西师败绩,我看他的病全是好大喜功所致。
向皇后道:陛下这么办,辛苦至此也是为了祖宗江山社稷。
高太后摇头叹道:可惜心有余力不足,王珪才具平庸本不足以辅佐天子,空有名臣良相而不能用。
奈何?
官家坐在榻上,王珪冯京代表两府来探视天子。
王珪道:高遵裕禀是种谔轻率中伏,以至于三万余将士覆没。
但据俞充实报却是种谔率前锋穿越旱海后,遭到西夏国相梁乙埋的二十万大军截击。种谔三战三捷,却不敌西夏人多,向高遵裕求援。
而高遵裕见西夏人多势众心怯,又与种谔不和,并嫉其战功。不仅不发一兵一卒救援,反是责令种谔在三日之内击败梁乙埋。
种谔苦战人困马乏,屡屡向高遵裕求援,但高遵裕就是不发兵,唯独老将张守约主动请缨,率三千兵马支援种谔。
种谔知不敌西夏兵马,遂和张守约率全军突围,结果突遭沙尘暴,苦战一日
未能成行。次日种谔帅师突围而出,而张守约与近万将士却战死在途中。
种谔回师与高遵裕会合,高遵裕则责他不能战,言要处斩种谔以正军法,幸得众将求情方免。
之后高遵裕退兵返回延州,遭西夏大军追击,数路大军皆溃,种谔对左右言,如此回去有何面目见天子,遂率部拦截西夏大军,最后其部自种谔以下全部战死。
高遵裕临阵先逃,并不收拾残军,其兵马先后而降,最后退至延州境内,十万大军仅余三万,随军二十万民役亦没了一半,阵亡将领种谔,张守约……共五十九名。
官家听完闭上了眼睛,王珪冯京劝道:陛下……
官家双目都是血丝,然后道:朕不妨事。
陛下,高遵裕……冯京忍不住道。
这一次高遵裕是外戚,也要从重从严处置。
可官家却道:自古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朕用人不察所致,一切都是朕之过,白白丧了西军这么多的兵马。
这兵马并非一州一路所有,非一朝一夕所至,都是朝廷的精锐!
王珪,冯京默然,他们料到鄜延路这一次凶多吉少,但仍没料到败得这么惨,鄜延路战兵近四万折损四分之三以上,这是西军最能打的部队。
最后种谔,张守约这等西军名将都阵亡在阵前。
两位卿家有何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