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宵入住了市农机公司,了解后才发现,问题超乎想象。农机公司的前身是一个军工企业,是生产军工产品的,后来国家转型,转让给了宁西市,开始的时候还不错,订单还是不少的,因为生产出的是农用的拖拉机,销量还不错,工人的工资是没有问题的。
开始的时候,农机公司只有一千多人,就是因为效益不错,几年的时间就膨胀为四千人。人员多了之后,没有合理的分流,导致了人浮于事,机构特别的臃肿,别的不说,只是副厂长就有十几位,就别说车间的中层干部了。
有的科室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七八个正副科长,只有一名科员,也就是说,是七八个闲人,只有一名干活的。这种现象不亏损才怪。龙宵也是过来人,期先的时候,在凤城县的十全镇就遇到过这种现象。
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人多的问题,问题是产品已经严重老化,内地进来的新产品严重冲击了大西北的市场,致使这个大西北的大型农机厂陷入了严重的滞销现象,也就是说,这几年,农机厂是靠贷款过日子。
龙宵就查了一下财务的账,发现只是银行的贷款就超过了一个亿,农机厂入不敷出,还要承受巨额的利息,更是雪上加霜。
农机厂的干部群众见市委书记入住了厂里,都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几十位厂长们,似乎就看到了上亿的贷款,又似乎可以挥霍一把了。人人想到的不是开发产品,想到的就是贷款。
龙宵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龙宵在深入调查了半月之后,就发现了一个人才,他叫做沈中岳,是原来技改车间的车间主任,十几年来,一直辛苦的战斗在第一线,研发了很多种产品。
但是,沈中岳由于性格的原因,跟现有的厂长不对路,因此得不到重用,他研发的新产品就一直搁置。龙宵就跟沈中岳进行了长谈。
“沈中岳,你作为厂里的技改主任,你对农机厂有什么看法?”
“龙书记,我认为,厂子的根本就在于产品,没有很好的产品是无法走出困境的,现在我们的产品基本是卖不动,只有走行政的路子,赊销一部分,但就是因为如此,厂子就更加困难,资金回笼就是一个问题”。
“那么,你认为厂里人多就不是问题了?”
“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的问题,我知道,米国一些大企业往往几十万人,为什么他们照样能存在,就是有很好的产品。当然,人浮于事也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我的强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