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没有想过末日决战会来的这么早。从伦敦到西班牙人还有条顿人、瑞典人、俄国人会在这个威胁面前凝聚在一起。这一次不论你们是胜是败!都将成为整个文明的荣光”
负责鼓舞士气人员宣扬着诸如哈米吉多顿之战之类的末日决战理论,鼓舞着士气。以求最大限度的增加胜算。
虽然在孙子兵法中有很多讲述战争的道理,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那些不可筹谋计算的方面。
在炮兵等技术兵种的作用并不明显的时代,人员表现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因素。人与人因为天性的不同,管理者因为天性的不同都会让从士兵到各部队之间有着明显而悬殊的差距。这些差距在实战战斗不可能像近代那样多的情况下往往是无从判断的。以至于战争很大程度上到了20世纪的兵棋时代还要通过掷色子来估算某一场战斗的结果,更别说这个时代了。祈祷、占卜本身未必有用,但却可以增强整个大军的信心。
虽然统帅军队的波兰国王下意识认为对面的人马再强,在这种指挥和队形之下也不可能赢得胜利,可是这一次出动的却是波兰的核心主力,能让队伍保持不轻敌的最佳状态那当然是好的。
进攻很快就展开了,对于拥有近千万人口百万公民的波立联邦来说,几万人规模的主体并不是力量的核心,就算暂时遭受损失也没有什么,因此很轻易的就集中起来从左翼展开了与会侧击。
一般人往往是右手比较强,这也让从左翼展开的侧击要更为容易一些,打击的重点是左右方向上连绵五六里范围内大概千余名松散的敌骑。进攻这里的另一个原因是丝毫对方有几个拿望远镜的人在这里。
在这个时代,望远镜还谈不上太过普及,能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拥有这些装备的,有很大可能性是敌军队列中的真正核心力量。
三万多骑兵难以在五六里左右的展现上同时展开,就连绵不断的分了大概一里之远的前后十几波人马,另外大概一万人左右的预备队随时用于针对敌军可能的集中力量和调动做为牵制。
至于几千最为核心的翼骑兵,在自己罕见的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最稳妥的做法当然是在战局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借助人群的掩护在最为关键的地方展开冲击。
以往的时候,波兰翼骑兵很大情况下都是独立作战,因为波兰人往往面对从瑞典到俄国再到奥斯曼人的围攻,兵力更多时候处于捉禁见肘的状态。而在此时有真正配合大部队作战可能的情况下,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