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时候张伟也曾经从旧思维的角度出发考虑过从顺朝位面移民过一些传统工匠艺人过来。可这一两年来的实践却证明:这些匠户制度加封建行会乃至各种问题制约下的“传统工匠”只有凤毛麟角的人还算勉强可以跟上近代化工业的需要,而更多的人则有着很多先天方面的问题。比如传统习惯难改、习惯了无纪律和满节奏、不利于先进企业文化的风气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还不如那些刚刚入门有一定表现的学徒,甚至是刚刚读过一两年私塾,还没有真正走向社会的那些学童。后者至少不论是做工还是教育,纪律性和可塑性很显然都要强出一个档次。
“听说这两年的时间以来不少过去荒芜的的耕地都开垦出来而且渐渐养熟了,整个夏地的农业状况改善了不少。如今的夏地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张伟忽然间问道。
“过去几年以来的忙碌和匮乏真是没有白费,这两年以来的时间整个夏地的耕地面积至少增加了百万亩左右,达到三百万亩左右的水平,而且三分之二以上都成了水浇地。似乎赶超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加上没有多少人的生活太过奢靡,仅仅去年秋收的时候一年内收获带来的囤积就有六万吨粮食。”负责这些事情的张智回答道。
“那么从大河下游通道附近到夏地的粮食运输情况,或者说运输的能力估算过没有?”张伟又询问道
“粮食没有大规模的运输过,但从有限的经验来看。满载货物的船只顺流而下大概只需要八天左右的时间,逆流而上则需要十五天左右的时间。加上岸边的周转,差不多完成一个运输周期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排除平均两个月左右的枯水期,一艘船大概一年可以进行十次沿河运输;十二艘维持运转的蒸汽动力船大概一年可以运输六万吨粮食左右。。。”
听到这样的话,张伟的心中就有底了:六万吨肯定不会超过通道每年能够通过的年运量,考虑其他一些物流交通也是如此。那么女子为主的幼儿少年阶段的人口,至少可以维持二十万人。如果加上囤积储备还有今后年景不算太差情况下的盈余,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有十四万吨粮食的进口和囤积余量,这没有考虑到耕地的潜力其实还有不少,河口一带和通道附近的城镇也在开发状态。至少增加五十万左右的女子为主的人口,应该不会带来经济上的太大压力。
当然一个问题就是婚姻制度方面的考验了。如果以夫多妻或者妻妾制度在整个社会普及化,那会给社会结构带来什么问题呢?
很显然:多配偶制度会大大的强化家族和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