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着的斯图卡轰炸机再一次排着队伍接连不断的从天空中飞来,将一轮又一轮的炸弹以炮击四倍以上的精度、两倍以上的效率投掷在苏军炮兵阵地上。三十七毫米的防空高炮的移动显然要比步枪困难了许多,如果不是应付直接向自己攻击而来的俯冲轰炸机,而是去掩护不远处的地炮。往往在几十秒的时间也只能打出百余发炮弹罢了。同的装甲或航空力量相比,苏联防空高炮手的素养并不逊色于德军多少,可是整个战争双方的国力差别带来的防空炮弹产量,即便不算那些针对战略轰炸的大中口径高炮,仅仅计算野战防空炮弹,也有十倍以上的差异。这导致尽管苏联防空高炮手们倾尽了最大的努力,带来的结果也往往是提前消耗完炮弹。
而在这之后,仅仅几十架德军攻击机在数倍于间瞄炮兵的攻击效率中就能充分发挥出一个榴弹炮团都未必能发挥出来的效果,虽然并没有找到并摧毁所有的苏军地炮阵地,却对那些囤积弹药的后勤车辆和炮兵的有效开火带来了巨大的威慑。
在航空巡逻间隙可以充分发挥实力的苏军炮兵,却往往无法有效协同步兵作战并对对手展开攻击。
此时的苏军,几乎平均伤亡损失十人左右才会获得六七十发左右八十二毫米口径及以上中口径炮弹的火力支持,就是相比戡乱战争统计表中不算被俘死伤不过一百几十万就能消耗掉上千万发各种炮弹的解放战争国珉当军二流部队都没有多少火力优势可言,甚至不如淞沪会战时期的日军。
而德军的火力支持即便不包括起到巨大作用的航空力量,也达到了平均每伤亡十人就会获得一百五十发以上一百零五毫米以上口径炮弹的水平。尽管这离美英军队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但也达到了苏军火力水平至少四倍甚至更多的程度。
当然,在苏军步兵训练周期还没有与德国拉开一九四二或一九四三年那样大的差距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相比民族主义社会更强的软实力,带来的巨大优势还是没有让德军的进攻如波兰战役时那样顺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野战单位都配备了足够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虽然双方的火力差距四倍以上,可即便没有多少防御下的苏军与德军在被俘之外的损失比上也不过是一比二左右的损失比。而防御中的苏军往往能在弹药消耗完毕之前维持和德军至少一比一左右的损失比。
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像某些右翼保守主义者们所想的那样团结一致空前对外了。当一个国家可以觉得清洗其他民族不算错误、不宣而战也理所应当的时候。那些早就在学校毕业很多年、甚至在学生时代也感觉不到有多少值得尊重之人的容克军官们在整个军队组织体系无法和集权制度下的苏维埃制度相提并论的时候,就算在战场上拥有种种优势,也往往面对稍微像样一点儿的防御就无法通过不惜代价的消耗战来取得突破性的战国。既然军官们都是只会在无线电里下达命令的货色,士兵们在自己没有被俘危险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冒那不必要的危险呢?从德国到日本,在二战时代都有很都顽强或出色防御战,可这些顽强或出色的防御战却往往是在绝境下才会爆发出的战例。而进攻作战中,那些卫国战争反攻时期的苏军,甚至党连军队指挥权都不能完全确保控制时代的朝战初期朝鲜军都能够有效打出来的高强度进攻作战,在德军那里却似乎是极为罕见的了。淞沪抗战时期都有冲锋号吹响时候只有日军指挥官独自冲出战壕而士兵没有跟进的例子,而面对这些有一定抵抗实力的对手时,没有获得足够支持的德军往往也只能是一筹莫展。
当然,其他国家难以效仿的军官团传统之下,德军各部队与兵种之间的相互支持即便相比二战末期的美英等国军队也要顺畅的多。一个师的作战部队在进攻中往往仅仅只需要一个电报就能轻易跨兵种甚至跨军种的从其他部队那里获得恰当的支持的。
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一支没有改进过的旧四号坦克和旧三号坦克为核心,故障率比较低而机动性能更好的中轻型装甲力量从临近战区调动了过来。展开战斗队形的装甲部队不仅有着完善的通信联络的,还懂得以间距达到百米左右的倾斜队形向苏军阵地展开了角度非常恰当的斜向攻击。
还有一些穿甲弹没有如历史上的六月份那样被调动到后方的苏联四十五毫米反坦克部队在这个时候终于打开了伪装网,向德军增援过来的中轻型坦克展开了攻击。
但对于这样的威胁,曾经在波兰和法国经历过不少作战的德军装甲力量并不陌生。兵棋传统和对抗性思维普及到中层军官的情况下,士兵们也容易明白如何应付这种反坦克威胁。
即便在炮兵和空中力量有限,不能既时的对战线每一处战场展开支持的情况下,装甲火力也往往能够保持射击距离,主要压制的自己进攻方向上的对手,而自己遭到的反装甲炮弹来袭方向,往往直接面对的是坦克或车体的棱角而不是直角,这样一来。原本在四五百米距离上完全可以构成威胁的反坦克火炮往往要在步兵火力的有效压制范围内才能构成威胁了。那些七十五毫米左右的短管炮在对付对手装甲车辆的情况下或许显得不足,但因为弹道更为弯曲,在压制各种反坦克炮火方面却能够显得更为纯熟。德军中口径迫击炮并乃至小口口径迫击炮兵往往也在装甲力量的压制和掩护下逼近到机步枪有效射程的边缘利用各种炮弹弹坑展开火力协助装甲力量的突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