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改革。
他采纳梁周翰的建议,罢户头后,不再设置户头,充当监工,而是让绫锦院的织工们直接承担生产任务。
由绫锦院提供原料给与织工,织工们在拿到原料后,自己回家自行生产。
而绫锦院则按照织工们上缴的绢布绫罗的数量、质量,给付酬劳,并计算这些织工的资序——是的,在理论上来说,绫锦院的织工属于厢军,是体制内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也可以磨勘升级,走伎术官路线。
很先进吧?
这就是现代的很多纺织工厂里很盛行的计件工资制!
当然,受限于时代和技术以及原料供应,绫锦院的这套计件工资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
织工们,依然被绫锦院所束缚。
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只能在汴京城活动,而且还有任务配额。
假若完成不了的话会有惩罚。
此外,他们拥有的生产资料,无论织机还是原料,都属于官府所有。
所以,他们得给绫锦院交钱用于租赁织机的费用。
同时他们必须用绫锦院给的原料,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
赵煦用屁股都能想到,这里面肯定有无数弊案。
压榨剥削更是可以想象的。
但,这依然是很进步的生产方式。
赵煦早就让石得一的探事司,摸清楚了绫锦院、东西染院的生产方式了。
所以他知道,绫锦院的这些所谓的织工,早就不是单纯的织工了。
他们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小作坊主。
一般都是一个织工,带三五个女工,用着两三台织机,组成一个小型工坊。
他们一边完成绫锦院的任务,一边织布卖钱。
日子怎么说呢?
算是中产之家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这些人的角色很有意思。
他们即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同时也是压迫和剥削他人之人。
赵煦耐心的听着那个内臣,介绍完绫锦院的制度,就问道:“如今绫锦院内,在册织工几何?在册女工几何?”
对方答道:“奏知陛下,熙宁六年详订编修令敕所,曾下发先帝旨意,裁减绫锦院织工,以四百人为员额……”
“又修订女工员额,限为一千零四十人……”
赵煦听着,哼哼两声,根本不信他的鬼话!只拿起绫锦院内的那些文牍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