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更多的土地分给其他人,将人均拥有土地的差距缩小,然而他变不出土地,也不能强行收购富户手中土地租给别人,因为那必然会遭到整个豪强、士族的激烈反对,一旦得罪了整个豪强、士族阶层,那么他的统治也基本走到头了!一直为土地头痛的他解决了西凉集团后,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西凉、关中经过董卓暴政,大量无辜百姓遇难,许多土地成了无主之地,再加上统治者的剥削让土地高度集中到了西凉高层手中,刘璋扫平了西凉集团后便将这些土地全部纳入了自己手中。回到成都后,刘璋便命人动员百姓移居关中,刘璋规定每一个迁居关中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可获得十亩土地,并且免除第一年所有税赋,一年后以二十税一的比例收取税赋。以一户人家四口为例,可分得四十亩土地,以现在的收成,若种粟,亩产约为三石,小麦略少,但也有两石以上,每年收获后还可以种一季南瓜、葫芦、萝卜之类的菜蔬瓜果,每亩也能收获两石左右,如此一来,每亩每年可产粮五石左右。一个四口之家全年可收获粗粮、细粮合计约两百石,也就是两万四千斤,而此时的土地一不用购买化肥,二不用喷洒农药,每年除了购置农具和种子外,付出的仅仅是辛勤劳动而已,成本可说极低,再抛去税赋,可得粮至少两万斤。以每人每天五斤的口粮来算(别看这个数量比士兵还要多,可是百姓用餐和军队不同,他们是小量细粮搭配着大量瓜、葫芦、萝卜之类的粗粮,一斤面粉可以保证一个成年人一整天不饿肚子,一斤南瓜能吗?),全年也不过食用七千多斤粮食,可结余一万两千斤,即一百石。以现在益州的粮价,小麦三百文一石,可得钱三万文,即三十贯钱。当然,结余的不可能全部是细粮,就算一半一半,结余细粮全部卖掉,可得钱十五贯;粗粮还可用来养禽畜,以喂猪为例,可养大两头肥猪……几乎不用多鼓动,便有大量百姓涌向当地县衙登记迁居关中。
这一次的十万人不过是先遣队,后面还有数十万百姓将在今年之内分批迁往关中居住(实际上迁往关中的百姓中也有不少原本就是关中人氏,前几年为逃避董卓暴政而被刘璋收容,如今董卓已灭,他们中大部份人都想回到故乡)。
成都城外,刘璋与新任益州刺史、原牁郡太守诸葛谨、新任益州别驾王累(第三野战军团参谋长由刘晔升任,刘晔原副参谋长一职暂缺)、新任蜀学益州学院院长郑玄、霍峻、雷铜等人告别。至于原益州别驾荀彧乃刘璋左膀右臂,当然要随他一同前往长安,原蜀学院士蔡邕乃是刘璋的岳父,蔡邕夫妇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