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21章 留学德国

第421章 留学德国(3 / 4)

,自任经理,延梁启超主编。曾著文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后改为《昌言报》,不久停刊。

1898年创《时务日报》于上海,旋易名《中外日报》,拥护清政府实行“新政”。曾支持上海人民反对法人侵占“四明公所公墓”。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军久驻奉天(今沈阳市)不撤,他愤然致电中外,慷慨力争。

1904年任内阁中书。1907年在北京办《京报》。1910年(宣统二年)办《刍言报》。著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

蔡元培到京后,开始听到的消息是因为经费困难,缓派赴欧留学人员。他将给清廷学部的留德申请呈上后,便耐心等待。经多方打听,不久便搞清楚了,原来“愿赴欧美者人数太少,派送之事竟搁置不办”,蔡元培的同乡肖伯棠,缪献甫极力劝说他自费留学,并慨然代为筹资。

蔡元培于是一方面应译学馆馆长章一山之聘,出任该馆国文教员。一方面向学部申请自费留学,等待批准。

1907年4月,清政府任命孙宝琦为驻德公使,这为蔡元培赴德提供了机会。孙宝琦的弟弟孙宝暄与蔡元培是故交,由孙宝暄从中介绍,蔡元培到孙宝琦家登门拜访,求孙宝琦帮忙,在驻德使馆安排一任职,帮助他实现留德的心愿。

孙宝琦早就认识蔡元培,并且印象极佳。不但一口答应帮忙,为免于影响他的学习,给他安排了个虚职。除了为蔡元培去德国提供方便外,实际是每月资助学费30两(合42银圆)。

与此同时,蔡元培还通过挚友张元济与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他在德国为该馆翻译德文著作,每月付给稿酬100银圆。这两笔收入远不能解决蔡元培在德国的费用和国内妻儿的家用,但蔡元培迫切的心情使他也顾不了许多。

很快,蔡元培抛家别子,于6月随孙宝琦一行前往德国,开始了他的首次欧洲之行。

据统计,清末留德的中国学生前后总计有114人,其中官费生87名,自费生27名,年龄多数不到25岁。在早期众多的留学生中并不乏自费生,但是,蔡元培可谓是不依赖国内支持、“半工半读”的第一个留学生。而且当时的蔡元培已是年近四旬,年纪远远超过其他留学生。

蔡元培在德国第一年居住在柏林,由于经济拮据,生活非常艰苦,他曾以“半佣半丐之生涯”来形容自己的这段德国求学生活。

为解决在德国生活和求学的费用,蔡元培在孙宝琦的介绍下,为

最新小说: 掮客的战争 大秦帝师 唐征 大宋第一女婿 撩倒傲娇夫君 绝品盗帅 凤凰涅槃之嫡女风华 两世别离 民国缠情:三爷宠妻入骨 逆变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