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租2500余石。”
“哦,此地稻谷亩产如何?”孙亮问道。
“此处稻田土壤瘦瘠,亩产不高,一般亩产2石到3石。”
孙亮默默在心中估算了一下,这个村庄,稻谷总量也就7000石左右,除去田租也就5000来石,七口之家,一年忙到头,能获稻谷10石左右,碾成米就只有七石了,也就是700斤了。这样每个人一年粮食就只有一百来斤了。而且在这个时空,没有鸡鸭鱼肉油着肚子,人是很能吃的。
“这农户家粮食不够吃啊。”孙亮叹道。
“在这皇庄中,还算不错的啦。皇庄之中,只交田租与口算钱,在外头,比这还不如呢,又是瑶役,又是兵役的。这些农户,靠着陛下恩情,除了种谷子之外,还能开了些荒地,到地里刨些吃食。”郑主事对下面事情倒是很清楚。
“噢。”孙亮不置可否地应到。
说话间,众人就进了村。孙亮下了马,吩咐侍者牵马在村口等着,和郑主事进了村子。
“殿下,要到此地里正家去吗?”郑主事问道。
“不用,随意看看。等会不要称我殿下,就叫公子吧。”
“老汉理会得。”郑主事答应道。
两人来到一个外茅舍前,破烂的舍前有一白发老者坐大树下编织着笼子,一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帮着递送着荆条。看到四人来到,老者停下了手中活计。
“老人家,过路人到可否在你处歇歇,讨些水喝。”孙亮上前,拱手搭话道。
“呵呵,不嫌地方脏乱,尊驾尽可在此歇歇。”白发老者起身相迎,又对小女孩道:“妞妞,搬些櫈过来给各位尊客坐。”
小女孩搬来两小櫈子,郑主事伺候孙亮坐好,又在孙亮身边落坐。小女孩又端了水来,孙亮谢过放在一旁。
“老人家,此地是何地方?”
“看公子也不是走远路之人。当知道前面有冶山皇庄,这个村子,是皇庄产业。村子里五六十户人家,常年佃种皇庄土地。”
“哦。原来这里还是冶山皇庄。”孙亮端过水,饮了一口。又说道:“老人家,家中还有何人?”
这白发老者,看了看两人,说道:“这位小公子。老汉膝下有三个儿子,长子多年前征战故去,小儿子现在也在荆州戍边在,现在家中只余老二,在庄中佃种着百十亩田地。家中还有二儿媳,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共计六口人在家生活着。”
“此地生活可还富裕?”孙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