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车黍米之上。这样出了周都就说是周王所赐,外面再高悬‘彤弓狐矢’,这可是周王委命的重要标志。主公可以声称宋公久缺朝贡,主公亲承王命,率兵讨伐。以此召集列国,谁敢不听,有不服从者就是违抗王命。这样各路诸侯必然听从主公号令,宋国虽然是大国,怎么能抵挡奉王命的大军呢?”
郑庄公猛拍祭足肩膀,说:“卿真实足智多谋的人啊。”于是采纳了祭足的意见。出了周王室的地域,郑庄公就开始了他的阴谋。
一路宣扬王命,声讨宋国不臣之罪,听到的人无不以为真。都见到了周桓王送予郑庄公十车丝帛锦缎,可知周桓王对郑庄公的信宠了。又见郑庄公信誓旦旦要替天行道,更觉得宋国有什么逆天大错了。
这话传到了宋国。宋殇公心中惊惧而又疑惑。惊惧的是周天子真对宋国不满,郑庄公又是中原有势力的国家,会同各路诸侯来伐宋,岂不是要出大祸;疑惑的是自己也没有不纳贡啊,仅仅是这一年还在准备迟去几天而已,怎么会出现周桓王命郑庄公讨伐宋国这样的事情呢?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不能怠慢。宋殇公一方面打点厚礼准备为周桓王纳贡,一方面秘密派使臣前往卫国,找卫宣公通融,寻求卫国支援。
卫宣公刚刚继位,国与国间的大事非常谨慎。得到宋国通报,忙召集大臣商议如何处置。众臣一直认为:郑国为有实力的国家,不可以轻易冒犯。而宋国也是自己邻邦中的大国,有事来求不可以坐而观之。最好是两个国家不发生干戈之争。重臣讨论了几个回合拿出了一个主意:如果能拯救宋国,必须抬出齐国这样有实力的大国出面调停。于是卫宣公赶紧派出使臣面见齐釐公,希望请齐釐公出面调解几国关系,商量与郑、宋两国讲和之事。
齐釐公觉得这事与郑、宋、卫三国都是好事,只要自己张罗一下,几国之间化干戈于玉帛,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约定了具体时间和地点在瓦屋,歃血为盟,各释前嫌,重归于好。宋殇公心里还不托底又派人约卫宣公,并约卫宣公先期在大邱会见一面,商议如何见齐、郑两个大国之君,和解与郑国矛盾。然后才并驾来到了约好的瓦屋,齐釐公也如期而至。
当三国国君到了瓦屋,等待郑庄公的时候,郑庄公却迟迟不到,甚至也不给他们任何信息。
齐釐公见郑庄公不来,脸色暗淡下来。他明白这个郑庄公虽然与自己有石门之盟,这件事上却不给自己面子。齐釐公对宋殇公和卫宣公说:“郑庄公不来,我四国和议之事是办不成了!咱们各自回国吧”齐釐公立马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