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掌故,又叫诛意。是这么说的: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许止虽杀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细细解说了一遍,才道:“你祖师婆婆向来不看这样的书,你自然也就不知道这类掌故。”
苏夷月道:|“杀晋灵公的,分明是赵盾的侄子赵穿,杀人的时候,赵盾根本就不在都城,而在二百多里外的守阳山,怎么能说人是赵盾杀的呢?这不是冤枉人么?”
徐晚村道:“赵穿杀人之前,曾跟赵盾在路上遇见过,停车说过话。不论他们说的是什么话,世人都会认为他们是在密谋定计;杀人时,赵盾只是在二百里外,并未离开晋国,世人就会认为他是在给侄儿声援壮胆;杀人后他回到都城,并不追究侄儿这个凶手,这一点,就用不着再解说了。有此三点,世人才会说,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苏夷月道:“这不是蛮不讲理么?”说虽这么说,语气却已大为松动。
徐晚村道:“这个掌故流传了一千余年,极得人心,怎好说是蛮不讲理?”
瞿灵玓道:“旧时的事,我知道的也不多,我说几件眼面前的事。”
“显德七年,周世宗尸骨未冷,赵匤胤狼子野心发动陈桥兵变,欺负人家孤儿寡母,逼着八岁皇帝让位,将显德幼帝带到房州关押。开宝六年,显德帝死于房州,才刚刚二十岁。苏姑娘,你今年多大?我又多大?我师兄又多大?”
“乾德三年,宋兵伐蜀,蜀末帝孟昶竖降旗灭国,随即被押送到东京。到汴京后才七天,这个孟昶也死了。”
“开宝八年,宋兵攻破金陵城,南唐末帝李煜投降亡国,三年后,这个李煜也死于汴梁。这三个苦命皇帝,是天生就命短么?恐怕是未必,只能说是赵宋君臣杀了他们,这就叫诛心之论。虽说没有明白的证据,姓赵的无论怎样辩解,也没人会信他们的,这就叫诛心”
苏夷月道:“那你就明说,是谁害死了我爹爹?你想诛谁的心?”
瞿灵玓道:“我想的那人,就是钱塘江边渔夫讲说过的那个人,你心里头想的,也未必就不是那个人。”
苏夷月道:“你说的是吴抱奇么?”这已经是故作不知,胡搅蛮缠了。
瞿灵玓笑道:“这事绝安不到家师头上去。我要诛心的那个人,叫曲鼎襄,我有法子叫他心服口服。”
徐晚村极感兴味,说道:“说来听听。”
瞿灵玓道:“苏大侠读过的那本《少林逸经》,不是交回义血堂了么?既然能交回去,那就还能再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