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重视对阴阳的观察和反思。其实说白了,就是善于思考,善于对阴阳进行观察后的反思与思考。在对阴阳的观察和反思中,圣人得到了启发!从而凝结了智慧,也结出了智慧的“果子”。比如“思考的方法”,它是有线性规则的;否则,你那个答案会是千变万化。
这样来看,圣人还是智慧层面的“人”,至少比老百姓聪明。我觉得这跟苏格拉底一样,苏格拉底要是在中国,那他也会是圣人。
虽然“圣人”是智慧层面的人,但是圣人之间的智慧,是各不相同。比如:老子,有老子的智慧;孔子,有孔子的智慧;鬼谷子呢?也有他的智慧。可见圣人虽然都有智慧,但都是不同领域的智慧,他们各有强项。
鬼谷子说:圣人之所以比老百姓突出,是因为圣人善于去观察和思考(反思)。观察和思考以后,就悟到了知识的精髓!然后,圣人把悟到的智慧,再拿来运用,就能造福百姓。先秦诸子的学说和思想,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说,都有跟随者去学习和效法。
先秦诸子的智慧,大都是来自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凝结了智慧(专务,创造极限)。
古人有一个优点:虚心求教,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重点是:古人活学活用。
孔子的道来自“礼”,这也是他亲身经历后,从“礼”发展出来的一套治世理论。
我觉得孔子的理论,包含了很多个人色彩!这也是孔子所向往的,一种社会。他也在为这些理想去努力,比如:孔子经常去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理论。他竭力的渴望,“礼”的时代被建立!为此,孔子不断的,往这方面奔走和呼号。
我还比较欣赏老子,因为老子的道是从“天”悟出来的,这更符合自然与人性。比如以前的父母,不懂这些;老是对孩子很强势,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纯天然的性情。这样的孩子,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会失去很多。比如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快乐,这些遗失的本性,往后根本就无法弥补。学校教育如果死板,就会间接固化了学生的思维,这对他以后的追求会产生一定影响。
老子的道追求纯天然,老子希望每个人,都回到婴儿的状态。寡欲,你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了!无忧无虑的,你可以丰富的去想象!没有任何的限制与阻拦。老子,在守护每一个人的“天性”。
老子说:饿了就找东西吃,渴了就喝,累了就睡,醒了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你就幸福了……(无为而治,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