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他们能演绎的更精彩一些。” 方醒提醒道:“看戏就看戏,可玉米的安全要注意。” 朱瞻基点点头,看向方醒,说道:“你在外多待一阵,家眷你想带谁就带谁,轮换着也行。” 方醒拱手应了,然后告退。 朱瞻基不会再软弱的叫他德华兄了,更不会遇到难事就找他商议。 方醒怅然的出了宫,却被杨荣堵了个正着。 风吹着有些冷,方醒搓搓脸道:“你杨大人日理万机的,金幼孜又不在,你不去忙着,出来干什么?” “你知道的。” 两人就在护城河边溜达着。 “大殿下为太子,无人敢有异议。” 杨荣近乎于在担保玉米的上位不会受到干扰,若是有,他肯定要出手。 方醒微微点头,“肯定没人敢阻拦。” 这是国本,能影响大明未来百年走势的国本。 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杨荣嗯了一声,罕见的忧郁了一下,问道:“可能多些人?” 方醒没回答,杨荣有些失望的道:“未来的太子应当是要博学,他也不能不博学。儒学是必须的。” “我没说不让他学儒学。” 方醒皱眉道:“我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非此即彼,只是那等不谙世事之辈就算了吧,自己对世事和大明的情况都不知道,也敢教导太子?” 他侧过身来,看着杨荣说道:“难道你们真以为未来的太子该是孝顺的,慈善的,从不生气的君子?” 这是文人们的目标。 杨荣尴尬的道:“那只是些误会,本官会和他们沟通,那等人就算了。” 方醒冷冷的道:“历朝历代来看,你们最擅长的就是在教导太子的过程当中灌输东西,最多的就是要学会纳谏。是啊!臣子说的你要谦虚的听,要认真的听,最好照做,可这是傀儡还是皇帝?” 杨荣更尴尬了。 历朝历代,只要他们得了教导储君的机会,都会潜移默化的让储君学会纳谏。 等储君习惯了听从臣子们的建议和看法之后,一个傀儡就差不多要成型了。 所以但凡被他们定性为明君的皇帝,史书上差不多都标注着一个特点:在作为储君时喜好读书,谦逊,对老师很尊重,纳谏如流。 回到方家庄,无忧已经等在大门外了。 “爹。” 闺女越来越大了,若是在以后,就该去读书了。 想到闺女不知道还能无忧无虑的过多久,方醒就有些忧郁。 “爹,玉米要当太子了吗?” “爹,端端说玉米身边多了伺候的人,还有几个膀大腰圆的嬷嬷,那眼神看着凶神恶煞的。” “皇后娘娘最近在吃斋,娘进宫都不乐意在坤宁宫吃东西,说没味道。” “大哥前天才回家,爹,大哥的脸上和手上都生口子了。” 无忧想要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