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武夫人不是在找先生,便是在找先生的路上,以至于现在听到“先生”两个字就头皮发麻、两眼发黑,被折腾得不行。
且小女儿找的先生五花八门,早跳出了后宅的条条框框之外,但每回小女儿都将道理讲得明明白白的。
大家闺秀岂能不会诗书礼仪、不懂琴棋书画?岂能不读书明理明德?身子太弱怎么扛得住高强度学习?云云云……
武夫人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来,而且武大人十分支持。
有些先生是武夫人触及不到的,武大人会亲自出马去请,让武夫人偶尔能缓口气。
想到请回来的先生,不是只教小女儿一人,而是教所有儿女,武夫人就感觉自己的苦心一丝一毫都没有白费。
他们夫妇负责请先生、安抚先生、送走先生,儿女们负责学习,双方分工合作,多么好的事啊。
尤其看见其他儿女被小女儿卷得苦不堪言时,武夫人便觉得一切都值了。
一家人嘛,就是要整整齐齐一起受苦!
大浪淘沙必有真金,被梨花淘过一遍剩下的先生,个个有真才实学,非浪得虚名之辈,将武家儿女整体素质拔了一个高度。
看得武大人十分欣慰,更加支持梨花的行为,以至于到后来,教两个儿子的先生都让梨花过一遍。
再说到武兰和武竹,刚和梨花团聚时,看梨花身子骨不好,人瞧着甜甜糯糯的,很是怜惜。
特别发现梨花有很多常识都不懂时,她们更加心疼,跟着武夫人一道怨上了舅舅家。
连常识都不懂的孩子,平日里过得能有多好?(实则梨花刚穿越来,还不太了解古代生活)
便是在这种心情之下,武兰、武竹开始和梨花的生活,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个妹妹,教梨花一些日常穿衣打扮梳头梳妆的常识。
惹得梨花不好意思极了,且瞧着武夫人为请先生折腾得上火嘴角长泡,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她向两位姐姐伸出了友谊的小手。
有一日,梨花过来寻武兰、武竹她们俩,眼睛贼亮,明媚的小梨涡挂在脸颊两边晃:
“大姐、二姐,母亲为我寻了个好先生,水平高超,若同他学,对咱们大有裨益,两位姐姐陪我一道学么?”
看到妹妹懂事会疼人的笑容,武竹武兰笑了,以为梨花是想要人陪,便欣然应允:“当然可以,小妹有问,姐姐自然有应,何况是向先生学学问之事,姐姐乐意至极。”
“咦?学什么都乐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