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型,而且有一个大大的车筐,即宽且深,非常适合放东西,以至于袁苜都害怕有人拿车筐带孩子。
这个造型在实用之于,最大的特征就是适合贴广告语。
正面车筐上写:小康单车,免费免押金骑行。
侧面车身链条护板上写:下载小康生活app,量入为出,简单幸福。
另一侧换了个词:小康便利店,畅享生活免费骑行。
这些都是巨大鲜艳的字体,相当于老年功能手机大字大声的模式,广告词的效果是如此醒目,以至于小康的单车维护人手必须陆续增加,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人力要用来跟帖小广告的做斗争,这广告位是我们自己的,谁特么都不许贴!当然要想广告效果好,骑行体验必须牛逼。
为了单车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骑行体验,楚垣夕可以说是事无巨细,甚至亲自参与验收,相对于小康其它单元的抓大放小风格可以说是一反常态了。
比如说,挡泥板一定要给力,一定要能挡住泥。共享单车缺德的地方就在于,根本不知道哪辆车的挡泥板不挡泥,然后别说下雨了,走过洒水车走过的路,前面感觉好好的,不知不觉背后已经一条泥水线,洗都洗不下去。
然后是定位问题,这是楚垣夕抓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技术问题了,为此单车开发团队还被迫使用了北斗的短报文体系进行精确定位,一脚踢开gps。楚垣夕的要求其实也不高,绝对不能出现用户手机app里的地图上显示有车,但现实中找不到车的情况,如果是停在地下车库的,必须给提示,因为地下车库只能靠基站定位,系统有义务识别出来。
种种类似的严格要求最终体现在过硬的单车质量上,高达几百块钱一辆的成本,庞大的开发团队,甚至非常烧钱的地图项目组,使得小康真正发力之后,最能做数据的是单车。
只听楚垣夕说:“后面等其它几大城市小康开始进入之后,巴人那边还要专门推一波小康的单车,让朱魑拍个夕阳下骑车的背影之类的,到时候还有一波自媒体红利。”
“你不觉得这样推广告很溢出吗?”袁苜还是有些闹不明白其中的逻辑,“你推单车是为了用户注意到车上的小康便利店广告,那你直接做便利店的广告不就行了?”
“哎呀,这个运营方面的学问可就深了,你不懂,不懂不懂不懂。”楚垣夕说着忽然想起前段时间看到冯林在家看的商学教案来,问:“你知道那个卖桶装水的三个不同模式的商业案例吗?”
袁苜直愣愣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