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公。”
程昱又禀告了一些关于幽州的重新建设,和一些不听话的世家大族被抄家等等事情后,就回到军队了。
三十多万人,只有两个能够做头的谋士,还是有些少了。
没办法,文官一直都是李荨昆的病根,他不缺军队,更不缺中低阶层的武将。
他们从一次次、一场场血战中,就能够得到长足的提升,大浪淘沙,不进则退,优胜劣汰,无外乎如此。
“唉,文武一定要均衡,不行,不能光培养尚武的风气,文化也一定要发展起来!”
李荨昆突然发现,自己治下,一问人生理想,不是进这支军队,就是进那支军队,没有读书的。
哪怕李荨昆已经开始全社会公布了,即将进行官办学堂的建设,同样没有改变这种情况。
这可不行,光会用武力,文明是不会发展的,而文化的发展,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来说,还是非常容易的。
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华夏的文化就处于起源阶段,这一阶段,华夏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渊源。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华夏文化的形成阶段。
战国、秦、和如今的大汉,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
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以诸子散文、汉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及以《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华夏族群文化的发展阶段。
而李荨昆要做的,就是开始“催熟”!
比如,李荨昆现在再做的,就是让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北方世族南迁,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
接着,南方文化又向北方回流,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
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华夏文化内部冲突与融合。
同时,由于系统科技的“揠苗助长”,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如今,诗这种文体、建筑、道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为特征诸族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