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而行,也是因为五个修行者聚在一起怕引人注目,别生枝节。
跟在难民及香客们一起踏入介福观山门,观内恰如郝执事所言的确是人太多了些,眼前这座宏伟的观宇俨然成了一座难民营,不过这也未必全是坏事,至少不用费心思量该如何敛藏行迹了。
叶易安并没有急着去供奉太上玄元皇帝的正殿,而是循着它由外及内的游走查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通过一面石碑的碑文了解了介福观的由来。
此间原不是什么观宇,而是前朝一位重臣的庄园别业。开元中,这位已是垂垂老矣的重臣不知真是一心好道,亦或是为了投崇道的天子所好,乞骸骨致仕之前请求将此间别业舍为道观,一并舍掉的还有别业周围的数十顷良田,作为供奉观宇的钱粮支应。
当今天子好道,对这一要求自然无有不允,并御赐其名曰“介福”。有天子亲赐嘉名,所以这座观宇虽非朝廷敕建,但也是大有来头,这也是它多年来屹立不倒,并始终由那重臣家族旁系子弟主持的根由。
介福观正殿是一座独立的院落,位置正好处于整座别业正中。人还没走进去,远远就看到一片香烟缭绕,排空而上的青烟中夹杂着许多黄裱燃尽后的黑色纸灰,只此一幕就可想见里面的香火该是何等鼎盛。
因是如此,当叶易安踏入院中看到那拜伏一地的密密麻麻人头后毫不意外,只是如此一来他却再无办法仔细查看地形,若按那玉简中所记载,七层法阵的阵体就是埋在院中铺地的粗厚青砖下。
跟着虔诚的香客们一点点往前挪动,其间叶易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那些衣衫褴褛的难民们供奉起香火来反倒越是虔诚,甚至不惜将全身上下最后一点钱财化为神像前的袅袅青烟。
目睹此状,叶易安轻轻摇了摇头,愈逢乱世,宗教愈兴,自古皆然!
终于挪动到了太上玄元皇帝供像前,但叶易安根本无法停下脚步来仔细查看这尊高达丈余的石像,香客太多挤的太厉害,人群犹如暗流涌动的潮水。除非动用术法,否则想要安稳站定都不可得,更别说其他了。
无奈的摇摇头后叶易安转身走出院落,郝执事说的不错,一切等到了晚上再说吧。
重新回到山门处的广场,其他四人还没出来。叶易安站了一会儿后从集合地向旁边走去。
他去的方向有一个难民围聚而成的圈子,圈子正中站着的正是此前施粥的赤足黑衣人之一。
圈子不小,叶易安又是站在最边缘处,但赤足黑衣人口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