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偏心。
两天后的清晨,长葛县北门。
长葛县,城墙周长千丈,即三千米,边长大约一里多路,要是放在今天看,大约也就是一个体育场,加上周围的停车场的面积。墙高两丈,即六米,两层楼的高度,墙宽一丈,护城河宽一丈。三米宽的护城河,纵马可跃。此外,城墙是夯土墙,未包砖。全县四万人,一年纳税五万两,负担还是相当沉重的,一家一年要纳六七两银,约占家庭收入的三成,另外还有胥吏的种种盘剥。
由于全县才四万人,所以县城人口也就两千,过去的一个县城,也就是一个行政村的规模,县长就是乡长。
此时,在北门外的离亭中,余爵道:“婆儿烧香,不及老子念佛,咱们区区知县,在皇上面前说不上话,学生能说上话的,也只有一个杨大人,如今却是和学生一般,丁忧在乡”。李在公闻言,想说,哪个杨大人?却是不方便问。
余爵又道:“只是学生比李大人早出仕几年,也还有几个同年,此事便在学生身上,还请李大人息肩,勿再多虑此事”。李在公闻言,冲余爵行了一个大礼,余爵连忙将李在公扶住。接着,余爵又冲李际遇道:“若是查得不实,我便要担干系,你——”
李际遇忽问:敢问时才余大人说的,丁忧在乡的杨大人是谁?余爵道:“崇祯五年,宣大总督杨嗣昌杨大人,曾任山永巡抚,学生为抚宁知县,曾受杨大人题奏族表”。
李际遇默立无言,身旁这两位知县知道他在思索,并不说话打扰。
终于,李际遇道:“杨嗣昌大人,不日便要起复,待那时,余大人请杨大人代为转奏”。余爵诧异道:“你怎知此事?”
李际遇道:“鞑子在北京反乱一场,皇上岂不要亡羊补牢,这个牢由谁来补,无非调卢象升大人接任宣大总督,调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
李在公道:“兵部尚书不是张凤翼,宣大总督不是梁廷栋么?”
李际遇道:“两个苦命人,你且看着吧”,又道:“我只怕张家口晋商将朝里朝外打点透了,文官,武官,太监,他们怎肯干休?故此事还需重臣,皇上的红人代为转奏”。
闻言,李在公神情严峻,而余爵略一思索,道:“见得有理”,又道:“国事如此,学生何惜此身,无非是一副棺材板,几颗长命钉”。李在公激动道:“余大人!”,余爵却一挥手,打断了李在公。
亭外是三五匹走骡,两顶小轿,几个仆人,余爵去山东接任知县,要过黄河,恐怕还要经过国丈张